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三星堆祭祀坑发掘,为何要等34年科技进步带来的

来源:中国科技信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2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近日,三星堆新发现6座“祭祀坑”走进央视直播,为我们拨开三星堆文明消失之谜的重重迷雾。象牙,金面,纵目神人,青铜神树,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的冲击。时隔34年,“三星堆
近日,三星堆新发现6座“祭祀坑”走进央视直播,为我们拨开三星堆文明消失之谜的重重迷雾。象牙,金面,纵目神人,青铜神树,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视觉的冲击。时隔34年,“三星堆”再次从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神话,突然冲上热搜榜单,瞬间无比清晰。
5号坑出土黄金面具
一、求解34年的谜:1、2号器物坑究竟干啥用?
1986年陆续发现的1、2号器物坑,最初在用途上众说纷纭。有学者认为,这里举行过祭祀自然神祗的“燎祭”活动,并认为蜀人的宗教意识和祭祀礼仪制度与商王朝相近。有的根据《蜀王本纪》蚕丛、柏灌、鱼凫“皆神化不死,其民亦颇随王化去”的传说,暗示蜀王在举行“燎祭”后掩埋宗教祭器,放弃个人统治权,留下了将先王时期的国家重器尽数毁坏献祭的坑。有的则否定这是祭祀坑,考虑到蜀文化的地域性,认为这种掩埋是萨满式巫术产物,是压胜性的掩埋。
目前来看,学者们大多认同1、2号器物坑为祭祀坑属性,不过就祭祀谁、怎么祭祀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。被焚烧的象牙、青铜神树、青铜人面具,是祭祀天地山川,还是祭祀祖先神明?是为了迎神驱鬼,还是为了祈福迎敌?是普通的周期性祭祀盛典,还是悲情的告别,宣告古国命运的终结?这些器物坑,是否是杜宇崛起之时,将鱼凫王朝的宗庙重器拿来祭告祖先?总之,说法多种多样,话题久盛不衰,问题却日渐复杂,莫衷一是。
1986年发掘的祭祀坑
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纷乱的局面,主要是受到材料的限制,缺乏对比材料对其进行年代关系判定。同时,文献中的蜀王世系传说成分很大,因而用以断代难免牵强。对于器物坑的属性,也需要更多地考虑器物组合与出土环境,而去年展开的其他6座祭祀坑发掘,无疑会补充更多的材料,在现代科技辅助下,获得更多的细节信息与整体信息。
二、34年后的补充材料:6座祭祀坑,却不仅仅只是材料的增多
首先,需澄清的一点是,是三星堆祭祀坑“时隔34年再启发掘”,而不是整个三星堆遗址。34年来,考古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着,调查发掘城墙,弄清城圈结构,为今天的发掘制定科学计划……时隔34年,发掘技术与条件已恍如隔世。1986年1号祭祀坑的发掘,是紧急开展的抢救性发掘,考古人之前没有任何准备就奔赴战场;资料的整理与研究,也是尝试着进行的。可以说在铺垫了整整34年后,今天的发掘是有着明确学术目的与发掘方案的主动性发掘,在硬件设施上有了考古发掘舱、集成发掘平台、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、“非接触式发掘”……使遗迹遗物免受现代污染;有现场应急保护与分析检测设备,为文物安全保驾护航;各学科、各单位大牛各显神通,阵容强大:既有当地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,又有北大、川大、上海大学等高校师生的参与,从田野考古到文物保护修复,从丝织品微痕分析到金属成分测定,各个学科,形成了一股合力。
34年,发掘现场恍如隔世
本次发掘有明确的课题意识,一大目标就是要寻找丝织物痕迹。这种寻找,不是一厢情愿,而是遵循着科学方法。从宏观而言,有丝织物遗存的土壤,与周围土壤在土质土色上存在差异,偏向灰褐色;而丝织物遗存受埋藏环境影响,一般会被微生物分解。然而,祭祀坑的一大优势本身便是“铜器宝库”,青铜器的铜离子有一定微生物抑制效应,形成的铜锈可能会固化丝绸痕迹。从细微角度看,发掘工作无疑是细致的:在4号坑灰烬层,从上到下每隔3厘米采样,检测蚕丝蛋白存在;在检测方法上也是微痕分析,通过电子显微镜观测丝织物标本土样,最终发现清晰的丝织物纤维,得出3000多年前古蜀人已使用丝绸的结论。
实验室观察
考古不是“挖宝”,青铜器、金器和象牙等“宝贝”固然是国之重器,但遗迹现象和动植物遗存同样受到重点关注。8号坑发现红色火烧土槽,推测为祭祀坑周边的大房子遗迹,可能为神庙。红烧土,在我们普通人看来,也不过是平常的现象,而发掘者却可以“化腐朽为神奇”,从数千年的残留中复原当日的辉煌。同时,从不同祭祀坑中提取的测年样本,有助于探索祭祀坑之间的年代关系——这些坑哪个在前,哪个在后?如果不是短时间段内埋藏的,是不是意味着原来的鱼凫古国灭国祭祀说便难以成立?现在新发现6座祭祀坑的发掘工作仍在继续,期待后续的研究会带给我们答案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科技信息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kjxx.cn/zonghexinwen/2021/0328/1643.html



上一篇:中国信息科技(08178)年度股东应占亏损同比收窄
下一篇:北京四度科技的“三维数字沙盘”在园区招商上

中国科技信息投稿 | 中国科技信息编辑部| 中国科技信息版面费 | 中国科技信息论文发表 | 中国科技信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中国科技信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